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前身為1929年創立的國立中山大學農林植物研究所,1954年改隸中國科學院,同時易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是我國最重要的植物學與生態學研究基地之一,將立足華南,致力于國家乃至全球同緯度地區的植物保護、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目前有生物學、生態學兩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面向國內外公開招收2020年博士后研究人員,符合中科院相關規定的非在職博士后納入特別研究助理管理。具體事項如下:
一、基本招收條件
品學兼優,身體健康,應具有博士學位,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CI論文。具有相關專業研究背景,全脫產在本站從事博士后研究,不得兼職。
二、招收計劃
序號 |
一級學科 |
合作導師 |
學科專業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數 |
具體條件要求或備注 |
1 |
生物學 |
康明 |
植物學/遺傳學 |
比較和進化基因組學 |
1-2人 |
具有植物學、園藝學、遺傳學等相關學科博士學位;具有基因組數據分析、生物信息學軟件編寫及使用等能力和經驗;對科學研究有強烈的興趣,工作熱情主動、認真負責,富有團隊精神。 |
2 |
生物學 |
張奠湘 |
植物學 |
分類與系統發育 |
1 |
|
3 |
生物學 |
羅世孝 |
植物學 |
動植物專性互作分子機制 |
1 |
|
4 |
生物學 |
鄧云飛 |
植物學 |
植物系統與分類學 |
1-2 |
|
5 |
生物學 |
王寶生 |
進化生物學 |
基因組分化與物種形成 |
2 |
熟練使用python和R等編程語言,具有處理基因組數據經驗者優先。 |
6 |
生物學 |
楊子銀 |
植物分子生物學、植物化學 |
植物次生代謝物質生物合成與調控 |
2 |
|
7 |
生物學 |
段俊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植物次生物質代謝調控 |
1 |
具有中藥材有效成份研究背景者優先。 |
8 |
生物學 |
曾宋君 |
生化和分子生物學 |
花卉花期調控分子機制 |
1 |
|
9 |
生物學 |
蔣躍明 |
農產品貯藏 |
果蔬采后生物學 |
1-2 |
|
10 |
生物學 |
段學武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采后生物學 |
2 |
發表SCI收錄論文2篇以上或影響因子大于4.0的SCI收錄論文1篇以上。 |
11 |
生物學 |
劉勛成 |
植物學\植物生理學\分子生物學\核酸與蛋白質修飾\表觀遺傳學(均可) |
1、植物新型核酸與蛋白質修飾位點的鑒定與功能分析。2、RNA修飾及生物學意義。3、組蛋白修飾與染色質結構調控。4、基因轉錄調控機制。 |
2 |
聯系方式:18022349707, xunchengliu@scbg.ac.cn
|
12 |
生物學 |
張明永 |
植物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或植物病理學 |
水稻營養高效利用或抗病分子機理研究與分子育種 |
1-2 |
具備良好的英文閱讀能力,能夠獨立開展工作。 |
13 |
生物學 |
李建雄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植物基因功能及抗病機制 |
2 |
|
14 |
生物學 |
楊海濱 |
植物生化/分子生物學 |
植物細胞壁與抗性組 |
3 |
具有分子/生物化學或植物學等相關專業背景博士學位, 生長素,細胞壁,植物抗逆背景的優先。 |
15 |
生物學 |
鄧書林 |
植物分子生物學 |
植物表觀遺傳學/植物次生代謝 |
2 |
|
16 |
生物學 |
劉楠 |
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生物信息學/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植物逆境生理學 |
1-2 |
主要從事典型熱帶亞熱帶植物對環境逆境的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響應機理研究。 |
17 |
生態學 |
葉清 |
植物生理生態學 |
全球變化與植物功能性狀 |
3 |
具有植物生理學或植物生態學相關研究背景。 |
18 |
生態學 |
趙平 |
植物生理生態學/生態系統生理學 |
森林水分利用及生態水文 |
2 |
|
19 |
生態學 |
劉菊秀 |
生態學 |
全球變化生態學或土壤生態學 |
1-2 |
|
20 |
生態學 |
李志安 |
土壤學 |
生態系統養分循環/ 重金屬污染治理 |
1-2 |
|
21 |
生態學 |
溫達志 |
森林生態學 |
亞熱帶森林氮磷策略與固碳效率 |
2 |
|
22 |
生態學 |
任海 |
生態學 |
恢復生態學 |
1 |
|
23 |
生態學 |
申衛軍 |
微生物生態學/生態系統生態學 |
微生物生物地理、微生物群落與功能、生態系統過程 |
2-3 |
|
24 |
生態學 |
莫江明 |
生態系統生態學 |
全球變化 |
1 |
|
25 |
生態學 |
魯顯楷 |
全球變化生態學 |
氮素生物地球化學;氮沉降與森林生態系統的響應與適應 |
2 |
具有全球變化生態學、同位素化學、微生物學和土壤學等相關研究背景的優先考慮。 |
26 |
生態學 |
劉占鋒 |
恢復生態學/土壤生態學 |
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土壤食物網結構與功能演變/土壤碳固存的生物學機制
|
2人 |
微生物生態學、土壤生物學、土壤有機質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畢業,具備較強的生物信息學、同位素標記和統計分析等技能的優先。 |
27 |
生態學 |
鄧琦 |
生態學 |
全球變化生態學、土壤生態學、菌根生態學、環境化學 |
1-2 |
有生態系統養分循環研究背景和數據整合經驗更好。 |
28 |
生態學 |
曾宋君 |
保護生物學 |
繁育生物學 |
1 |
|
29 |
生態學 |
張奠湘 |
進化生態學 |
進化與繁殖生態學 |
1 |
|
30 |
生態學 |
羅世孝 |
進化生態學 |
植物與傳粉昆蟲互作 |
1 |
|
31 |
生態學 |
于慧 |
進化生態學/分子生態學 |
植物與昆蟲的協同進化與協同物種形成/植物與昆蟲關鍵生態適應性狀的進化機制 |
1-3 |
1. 為人誠實正直、工作踏實肯干,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奉獻精神;2.具有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統計學及模型構建等研究背景和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考慮。 |
三、有關待遇
參照華南植物園在編職工管理,基本年薪20萬元左右,根據科研業績情況,發放獎勵性績效,業績優異者年薪可達到50萬元。按規定繳納住房公積金,參加企業社會保險。不住單位提供的住房,將提供每月2000元的住房補貼。
四、申請程序
博士后申請程序,請查閱華南植物園網站人才培養——博士后流動站欄目:http://www.scib.cas.cn/rcpy/bshldz/。
五、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興科路723號(郵編:510650)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人事教育處
聯系人:陳金婷
聯系電話:020-37252769
E-mail:chenjt@scbg.ac.cn
六、其它信息
華南植物園網站:http://www.scib.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