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9月1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文學藝術聯合會《科技脊梁》系列電影短片選題創作研討會在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舉行。中科院文聯及其所屬相關協會負責人、動物所相關負責人、《科技脊梁》主創團隊及學術顧問等近20人參加會議,就《科技脊梁》選題策劃、劇本創作等進行研討。
會上,中科院文聯主席劉劍介紹了《科技脊梁》相關情況,重點就影片規劃進行了講解。他表示,《科技脊梁》系列百部短片規劃工作的開展首先應把“四梁八柱”筑牢,建立健全選題機制框架,并以此指導推動后續工作,努力挖掘各個時代的科學家事跡,以重要人物為抓手,著力展現各個學科建設的歷史和其中所體現的家國情懷。
中科院文聯副主席,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副主任、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主持會議,表示科創中心(北京分院)將與系統內研究所全力支持《科技脊梁》工作開展,做好服務工作,共同推動創新文化建設。
中科院作家協會副主席,動物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聶常虹介紹了《科技脊梁-秉志》的創作背景、進展等相關情況,并結合弘揚科學家精神就《科技脊梁》規劃方向提出意見建議。
中科院科普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家天文臺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石碩,動物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楊俊成,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揚宗,《科技脊梁》導演陶鴻等與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研討交流,并提出《科技脊梁》具體選題建議。
會前,與會人員集體參觀了中科院“信念·傳承·奮斗”黨員主題教育基地,著重了解了中國生命科學發展的脈絡以及秉志先生的光輝事跡。
會議現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